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逐绿而行,绿色已成为西宁市最美底色。目前,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森林生态旅游实现新突破,旅游人次达到230.82万。这是记者近日从市林草局获悉的。
近年来,西宁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推动林草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学谋划林草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先后完成青藏高原现代林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6个重大项目建议书编制,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西宁市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绿色“家底”越来越厚实。据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底,西宁市通过坚持放活集体林经营权,推进集体林地实现资源变资产,目前已办理林权流转30.61亩,全市种植中药材4.08万亩。森林生态旅游人次达到230.82万,林草产业总产值高达13.74亿元,带动农户4.12万人,户均增收约3200余元,实现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共赢的良好局面。
如今,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聚集地,也成为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记者了解到,通过对湟水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开展评估工作,目前西宁湟水国家湿地综合健康指数(CHI)由2016年的0.55增加到2021年的0.675,增幅达到22.7%,湿地公园为西宁市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6.03亿元,生态系统健康不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提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