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突Ф搜?记者 王瑞欣 报道)“祁连山的生态功能与水密不可分,丰富的水资源维系着区域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丰富的水资源还孕育了祁连山丰富多样的水生态系统,在区域内营养循环、碳汇固持、支撑陆生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痹谌涨罢倏钠盍焦夜?青海)生物多样性?;こ尚挛欧⒉蓟嵘?,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熊雄副研究员向大家介绍着祁连山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强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行一系列保护措施落地生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成为了现实。
记者了解到,通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ず拖低持卫?,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有力改善,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冻土稳定性不断提升,与试点前相比,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植被初级生产力提升12.67%,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增加7.7%,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升7.3%,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二类以上,生态环境呈现出全新面貌。
同样得益于生物多样性?;さ氖巧低吃嫘?、完整性、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持。通过将青海省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さ卣匣肫盍焦夜笆缘闱螅盍焦夜扒嗪J」芾砭质迪滞骋还芾?、整体?;ず拖低承薷矗扒段Щ肷;ず煜?,实行更严格保护,生态?;ふ瓜中戮置?。目前,园区内建成40个高标准管护站,配备54辆巡护车辆?;?339个巡护网格,覆盖了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2.6万平方公里,保护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通过拆除网围栏77公里,有效联通了野生动物栖息地,?;ぬ逑狄菜嬷胄履J健?/p>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先后与北京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在全国率先追踪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旗舰物种,填补了我国在雪豹、荒漠猫活动范围、迁徙路线等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救助的雪豹“凌蛰”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更是实现了国内首个野外救护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为大型食肉动物共存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追踪黑颈鹤揭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黑颈鹤迁徙路线、繁殖策略等科学规律,为生物多样性?;ぬ峁┝死砺垡谰荩蒲а芯渴迪中峦黄啤2斡胙┍纷俚谋本┐笱蒲аг和醮缶こ淌Ρ硎荆骸巴ü匝┍凶纷偎竦玫氖荩壳拔颐钦诮薪徊椒治觯颐腔够岬玫奖桓傺┍鎏宓娜∈称德屎腿∈车氐阈畔?,以进一步了解其食物资源利用的情况;结合栖息地信息,可以了解雪豹的精细栖息地选择;结合人类活动信息,可以了解人与野生雪豹之间的关系。以上信息,不仅是雪豹个体生态学的信息积累,更是对雪豹种群管理和物种?;け夭豢缮俚幕∈荨!?/p>
关键词: 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