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廖睿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ぷㄏ钇拦拦ぷ鞯耐ㄖ?,要求全面准确评估名城?;すぷ髑榭?、?;ざ韵蟮谋;ぷ纯?,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名城保护能力和水平。
《通知》还以附件形式发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げ涣Υ肀曜迹ㄊ孕校罚攵圆煌樾?,分为“可进行通报批评”“可列入濒危名单”“可撤销其名城称号”三类。比如发生重大文物违法行为、重大文物安全事故,或者对文物违法问题和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迟报谎报、查处不力的,可进行通报批评。
据悉,评估分为年度自评估、定期评估和重点评估。自2022年开始,各名城每年应开展一次自评估工作,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数据翔实、直面问题的年度自评估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每五年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所有名城开展全覆盖调研评估。对特定区域、流域的名城?;で榭?,名城内特定时期历史文化资源?;すぷ骺骨榭觯蛘呶侍馄捣⒌拿潜;す芾砬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以及相关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名城?;ぃ┎棵?、文物部门,及时组织开展重点评估。
对专项评估或群众举报发现突出问题的名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约谈名城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对问题严重的名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在进行必要复核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げ涣Υ肀曜迹ㄊ孕校?,按规定要求和程序作出处理。
[ 责编:李宜蒙]关键词: 国家文物局 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a> 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