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北京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北京推进中轴线文化遗产?;ち⒎?,要求?;で蚰诘墓胁豢梢贫奈?、历史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向公众开放。
1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下称草案二审稿)进行二次审议。2020年12月24日,该条例草案进行过一审。
草案二审稿共五章三十四条,分为总则、?;す婊捅;ご胧⒋欣煤凸诓斡?、法律责任、附则,旨在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玉芳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同步推进中轴线立法、编撰申遗文本、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
针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草案二审稿指出,不仅包括分布于钟鼓楼到永定门的传统城市轴线之上及其两侧的建筑群、历史道路,还包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刘玉芳称,考古发现有利于展示和构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历史全貌、丰富遗产内涵,中轴线?;びΩ叨戎厥涌脊殴ぷ?,建议加强考古相关制度设计。
为此,草案二审稿增加对考古成果进行挖掘、整理、阐释的内容,并对考古调查、勘探的要求进行细化,增设了保护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不按照要求报请考古调查勘探的法律责任。
“强调公众参与和共治共享是当代世界文化遗产?;さ姆⒄骨魇?,也是国际公约规范的重要内容。”刘玉芳提到,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有利于调动公众保护利用北京中轴线的积极性。
草案二审稿提出,鼓励?;で蚰诘姆枪胁豢梢贫奈?、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鼓励?;で蚰诘拿裰诳姑袼孜幕疃?,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相关教育和教学活动。
为统筹遗产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降低旅游活动对遗产的负面影响,草案二审稿还要求控制游览接待规模,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采取预约或者适时限流、分流等措施。(陈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