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一件草编致富助振兴
【资料图】
讲述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口草编火燠技艺第4代传承人?张奎善
我的祖辈都是做草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次下地干活回来都会寻摸柳条编个筐子啥的??醋乓惶跆跸赋と崛淼牧踉诟盖资掷锉涑筛髦只盍榛钕值奈锛液茏琶?,就跟着父亲学习草编技艺。
黄河口草编技艺历史悠久,制作时,需要将黄河口的秸秆、白芦、蒲草等天然植物放在蜡烛火焰上烘烤,热胀时反复用力使其弯曲或变形。小到花草鱼虫,大到巨型背景,草编作品绿色环保、不易变形,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火燠技艺对手艺人的要求很高,父亲一开始教我,就提醒我既要准确把握火候和力度,又要做到心、眼、手协调一致。得到父亲真传后,12岁时,我制作的草编火燠作品《雄鹰展翅》就获得了山东省幼儿教具一等奖。
有段时间,不少人觉得草编工艺品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发展前途,于是选择外出打工?!笆忠杖嗽趺茨芏耸忠铡!备盖椎亩V鲈诙陷尤?,那时我每天工作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秸秆、柳条进行创作,4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我创作的第一个火燠大型作品是以北京故宫九龙壁为原型的《九龙壁》。每条飞龙均有5000~6000个鳞片,以高粱苗、玉米皮等为原料,历经构思、扎胚、剪、削、煮、烤、染、串、粘等百余道工序。光龙的眼睛我就试了上百种,更别提染色的困难:秸秆外面有一层油,光滑却极难上色。在创作的十多年时间里,失败了上百次,但我始终没有放弃。
2016年4月,《九龙壁》参展中国十三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赢得评审专家高度赞赏?!痘还蟆贰兜し锍簟贰端贩缁骼恕返茸髌芬捕啻位窠辈⒌玫较舶?/p>
2010年,我成立了垦利东方草编传统艺术有限公司,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创业培训活动,手把手传承草编工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前两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在我的老家邵家村建设了以“黄河口草编”为主题的火燠技艺展馆、草编非遗广场,并邀请我参与其中,传承黄河文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邵家村又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推动草编产业向规?;祷较蚍⒄?。
看到政府这么重视,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作为非遗传承人、“守艺人”,希望通过这门手艺带领更多人致富,扮靓百姓美好生活。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建宏、张文攀、杨珏、王胜昔、赵秋丽、李志臣、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王婕、刘军旗、魏强、王娜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07版)
[ 责编:孙宗鹤]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