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前期检修装置重启,港口库存增加,供应压力增大,但需求逐步转淡,消费下滑,乙二醇短期弱势难以改变。
受近期价格下跌影响,国内乙二醇生产企业的平均亏损进一步扩大,是目前化纤产业链中经营状况较差的行业。截至10月14日,国内生产乙二醇平均亏损1500元/吨,较上一周扩大280元/吨。其中,一体化装置平均亏损200元/吨;煤制乙二醇平均亏损3350元/吨;MTO制乙二醇平均亏损2150元/吨。由于长期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国内乙二醇开工负荷处于低位。截至10月15日,今年国内乙二醇平均开工负荷为56.53%,较去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其中,煤制乙二醇平均开工负荷为42.79%,较去年下降2.49个百分点;油制乙二醇平均开工负荷为67.12%,较去年下降3.24个百分点。
随着秋检结束,前期检修的乙二醇企业近期复产较为集中。上海石化38万吨装置10月初开始低负荷运行;新疆广汇40万吨装置、新疆天盈15万吨装置、陕西延长10万吨装置、福建古雷70万吨装置近期重启。目前有新增检修计划的为镇海炼化的80万吨装置,检修时间待定。
整体看,随着近期检修装置的重启,国内乙二醇开工负荷有望回升,市场供应压力小幅增加。但是,目前乙二醇整体经营状况不佳,前期多套装置推迟重启,因此在生产利润没有得到修复的前提下,供应很难出现明显恢复。
港口的高库存是压制乙二醇价格的重要因素。截至10月13日,华东港口乙二醇库存为87.98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39.28万吨,同比上升80.66%。下半年以来,国内乙二醇港口库存有所下降,但随着近期开工负荷提升,10月份以来乙二醇港口库存再次呈现上升态势,国内乙二醇供大于求状况重新出现,对价格产生压制作用。
国内经济缓慢复苏,纺织行业较去年同期有所回暖。截至10月14日,国内聚酯、织造行业开工负荷分别为83.9%和73.0%,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7.8和17.0个百分点,仍维持偏高水平。不过,进入10月下旬,聚酯的冬装备货旺季已经临近尾声,后期订单将会出现季节性下滑,近期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公布检修计划,因此后期乙二醇需求将逐步走弱。
下游库存方面,截至10月13日,涤纶长丝POY库存为29.8天,较去年同期上升17.3天,同比上升138.4%;涤纶长丝FDY库存为30.4天,较去年同期上升11.6天,同比上升61.7%;涤纶长丝DTY库存为37.6天,较去年同期上升18.1天,同比上升92.82%。虽然国内聚酯企业开工负荷维持高位,但涤纶库存却大幅上升,说明聚酯产品并未完全消化,而是以库存的形式留在了中间环节,意味着后期聚酯企业的去库存压力较大,会间接减少对乙二醇的采购。
综上所述,乙二醇后期供需格局存在转淡预期。一方面,前期检修的装置陆续重启,港口开始进入累库周期,市场供应增加;另一方面,下游需求逐步转弱,涤纶库存处于高位,市场消费逐步疲软。因此,乙二醇的弱势格局难以改变,但考虑到目前乙二醇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作者单位:金石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关键词: